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网站首页 >> 道教辞赋 >> 道教章表 >> 通远王信仰源流及主要宫观分布

通远王信仰源流及主要宫观分布

2016-10-19 15:25:02 来源: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浏览:11082查看评论

文/林开壮
一、 通远王信仰源流

1、通远王其人
通远王原为乐山王、广福王,俗谓白须公(庵爹公、翁爹公、红帝公、洪帝公),后累封至通远、善利、广福、显济、福佑帝君。在未成神之前,他名叫李元溥,唐中叶时避难来隐乐山,是一位弃官的隐士。《南安县誌》载:“唐天宝至建中年间(755—783年),蜀人进士李元溥因避乱,弃官归隐,云游入闽,结庐於五台山之巅。在此修真养禅二十余年,坐化升仙。”《永春县誌方外誌》载:“乐山王,古之隐士也。尝居台峰,俗谓白须公(翁爹公),升仙之后,人为立祠祀之。水旱病疫,海舶祷风,辄应。”《泉州名人录•李元溥》载:“李元溥,官拜云南团练副使,为避战乱,弃官隐居。唐高宗时云游到南安、永春交界处的五台乐山,便结庐於此,修行二十余载羽化而去,乡人称为乐山王”。
通过以上三则记载,我们可以确信通远王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就是唐天宝至建中年间的四川进士、官拜云南团练副使的李元溥。
2、通远王成神是以“人和”为基础
“白须公,白目眉,没人请,自己来。”
这首在闽南妇孺皆知的歌谣里说的白须公,就是通远王李元溥。据传,李元溥在五台乐山隐居期间,以乐山白衣叟形象示人。他在官道边搭了个草棚,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同时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无偿为山区百姓治病疗疾,因其医术高明、广济善施,还善於指导当地农民耕作,深受乡人敬重。五台乐山周边百姓都知道山上有一位上观天象、下知地理的白衣叟,有了问题都爱上山向他请教,而他也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只要他知道你有困难不能解决,就是不去请他,他都会自己来帮你解决。因此大家都尊称他为白须公(庵爹公)。
通过上述传说,我们知道他为人善良,乐於助人,如为行人提供方便,为百姓采药治病等,使他获得了很高的威望,这也是老百姓日后渐渐将其神化的一个原因。“乐山王”“结庐於五台山之巅”,“在此修真养禅二十余年,坐化升仙。”慢慢地由一位隐者变为一位山神,李元溥的“人格”也逐渐上升为“神格”,这与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圣贤崇拜有着共通之处,所谓“有功德於民者则祀之”。因此,通远王成神不是偶然的,是因为拥有“人和”的基础。
自李元溥成神到北宋之前,是作为一名能兴云致雨,保护农业收成的山神而存在的。据民国《永春县誌》载:“广福王庙在乐山,盖山神也。”宋仁宗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曾在《乐山祈雨》中写到:
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苦罪斯民。
这里所写的“山神”,就是五台乐山的通远王,百姓奉祀他,以其能降雨,保农业丰收,这种崇拜在当时的农业社会里非常盛行。《礼记•祭礼》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郑注谓:“怪物”指“云气非常见者”)五台乐山海拔都在千米以上,这在闽南一带算是比较高的山峰,对乐山山神的崇拜也反映了人们原始的山川崇拜心理,最初人们祭拜通远王就是为了求丰年而祈雨。                         
3、从山神到水神,得九日山“地利”之便
随着通远王信仰逐步传播,晚唐以后,通远王逐渐由山神变成水神。关於通远王的这段演变过程,九日山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据《泉州人寺庙•延福寺》载,唐•咸通(860-873年)年间,九日山下延福寺废后重建大殿,寺僧四处寻找巨木。有僧慕名前往乐山,在山上遇到一位白须翁,并在白须翁指点下,寺僧才找到建寺的巨木材。但是,乐山和九日山相距甚远,交通不便,寺僧面对巨木无可奈何,又是白须翁运用神力,普降大雨致溪水暴涨,护送木材顺溪水直达延福寺前。白须翁就是李元溥。《安海誌•卷20•庙堂誌》引录的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年间乡贡进土王国珍《昭惠庙记》也记载此事: “唐•咸通中,延福殿基方兴斤斧,公降神於桃源驿之乐山阴,治材植沿游而下,人不劳倦。故殿宇飞翚,数百年而几近轮奂者,实公之力。公有庙於寺之东隅,为州民乞灵祈福之所。”延福寺大殿重建落成,为了纪念李元溥运木助建之恩,寺僧将大殿命名为神运殿。同时乡人又合力於延福寺东侧另建一祠,取名灵乐祠(灵岳庙),祀乐山老人李元溥。灵乐祠建成之后,竟成为一所“有求必应”的神祠,人们纷纷传说,玉皇大帝又封乐山王为水神了。九日山下的金溪港港宽水深,渔民众多。乐山王出任水神后,凡有渔民出入港总是一帆风顺,因而灵乐祠香火不断,崇拜灵乐王渐成风气。
从“神助运木”到保护渔民,我们可以看出在晚唐、五代到北宋期间,通远王已经开始部分具有水神的职能了。两宋时期,福建社会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繁荣阶段,不但迅速摆脱了长期落后、贫困的局面,而且奇迹般地跻身於全国发达地区的行列中。此时泉州更是以发达的海外贸易城市闻名世界,出现了“苍官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泉州百姓的生存方式也从单纯的向土地讨生活,逐渐开始向水里讨生活。生存方式的改变,就需要有一尊能满足需要的神明来护佑,而灵乐祠的乐山王有求必应总能保护渔民出入港一帆风顺,其职能自然而然就慢慢扩大为能平涛息浪的水神了。北宋期间,“乐山神”已经正式封为“通远王”,赐庙额“昭惠”。其后又累封“善利广福显济”。北宋以后,通远王受到更高规格和更广泛的崇拜。
4、从水神到海神,是因获得“天时”先机
首先,由於九日山位於晋江北岸,金鸡港岸边,占尽地利,有区位优势。金鸡港早在六朝时就是通航海外的著名古港,港宽水深,内通上游广大腹地,外达浩瀚大海。而丰州在历史上长期作为郡、州、县治的所在地,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海内外商旅及贸易货物之聚散地。宋代泉州的州治虽已东移,但丰州金鸡港还是泉州的重要内港,因此能够成为泉州番舶往来祈求平安的必到之地。由於通远王祠祷雨祈风屡显灵应,使得通远王海神的地位开始得到确立。
再者,自宋始泉州人开始“远航下南洋”。而海上的凶险远甚陆地,出海讨生活的众生只有把自身的安危寄托给神明,这是通远王信仰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宋代,泉州海外交通已进入相当发达时期,亚非人民每年往来於泉州很多。当时来泉州经营海外贸易的番舶都是木帆船,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航行,要靠信风的驱动,每年要在春夏乘东南风而来,秋季则顺西北风而去。在当时仍无法完全掌握气候变化的情况下,航行者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海神的庇佑上。因此,已经成为水神的通远王开始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者”。
第三,最关键的是,宋朝财税收入严重依赖市舶,统治阶级亟需一尊能护佑海舶平安的海神。官方的倡导与船民的需求,再加上乡绅巨贾的带领,更是把通远王的海神地位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而地方要员到九日山主持祈风仪典,早在北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泉州市舶司建立之前就已出现。泉州市舶司建立后,特别是南宋时期,每年夏、冬,泉州官府皆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举市舶主持,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出席,到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通远王祠祭海神通远王以祈求顺风,望海舶能平安到达目的地,举行“冬遣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祭祀”典礼,更是成为制度。其仪典隆重肃穆,规模很大,礼毕还要勒石记事。每岁春冬,海商巨贾也都要於此祈谢。祈风石刻中,诸如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余茂实腾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以遣舶祈风於延福寺,通远善利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大守贰卿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齐曲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舶司岁两祈风於通远王庙”等题刻,就是那个时代尊崇通远王的遗留。清•康熙版《南安县誌•卷2》记载其盛况说:“通远王在宋时最为灵著,州人祈祷翕赫,酒内滂沱。及乎散胙饮福,觞豆杂进,喧呼纷藉。”康熙版《南安县誌》还提到通远王曾是泉州“宋时最为灵著”的海神。王国珍也说:“吾泉以是德公为多,凡家无贫富贵贱,争像而祀之,惟恐其后,以至海舟番舶,益用严格。公尝往来於狂风怒涛间,穆穆瘁容於云表。舟或有临於艰难者,公易危安之,风息涛平,舟人赖之以灵者十常八九。”宋代泉郡所属各县,沿海港口都建有通远王庙和昭惠庙。而且通远王作为海神的信仰,其影响已不仅仅限於当地,比如在出入泉州口岸的“海舟番舶”也都供有通远王的神像,而且比陆上家居更为严格。《金门誌•名胜记》载:“在太武山,有太武岩,祀通远仙翁”。另据清人林焜熿、林豪《金门誌》和近年所出《金门县誌》记载,通远王信仰也於当时传入金门。
由此可见,在官方的实际推动和引导下,在海商巨贾的带领和广大船民迫切的需求下,通远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代海神的地位,在两宋期间已经完全确立,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祈风祭祀”等典礼,可以风息涛平、保护番舶往来平安。

二、通远王信仰的主要宫观

南安向阳五台乐山是通远王信仰的发祥地。鉴於通远王原是“乐山王”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且有南安县誌明确记载通远王是在五台乐山坐化升仙的,依神明的坐化地既为祖庙的惯例,南安向阳五台乐山的昭惠庙是通远王的祖庙。而九日山下的昭惠庙是通远王成为海神的发迹之地。如今供奉通远王的宫观主要有:南安向阳五台乐山昭惠祖庙、九日山昭惠庙、洛阳昭惠庙、安平昭惠庙、青阳石鼓庙、英都昭惠庙、南安席里圣霖宫、池店旧埔昭惠庙、池店龙潭昭惠庙、南安扬美昭惠庙、鲤城雷锋古地昭惠庙、丰泽皇墩昭惠庙、惠安楚滨宫、惠安前湖昭惠宫、金门太武岩、马来西亚江沙昭惠庙等,数百座宫观分布在世界各地,信众在千万人以上。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查看该文章的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道协简介 - 道协机构 - 联系我们 - 道协留言 - 许 可 证

海峡道教—福建省道教协会
站点技术服务:13799997520
Copyright 2012-2025, 版权所有 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