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网站首页 >> 道教宫观 >> 宫观景观 >> 福州冶山都城隍考

福州冶山都城隍考

2015-05-26 10:28:57 来源: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浏览:5552查看评论

福州冶山都城隍考

文_欧潭生


    城隍之隍,护城河也。许慎《说文解字》注“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玉篇》注“隍”:“城下坑也。”《周易•泰声卦》:“城复于隍,勿用师。”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五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就有新石器时代的古城和护城河(或称壕沟),应该就有城隍自然神的原始崇拜。战国时代古本《竹书纪年》已记:“禹都阳城。”《左传》记有:“宋灾,祝宗用马于四圹,祀盘庚于四门之外。”“郑灾……祀于四墉。”“墉”即城。“城隍”一词连用,最早出现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最早被人格化的城隍神始于汉初勋臣名将。宋赵与时《宾退录》云:“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镇江、庆元、宁国、太平、襄阳、兴元、复州、南安诸郡,华亭、芜湖两邑,皆谓纪信;隆兴、赣袁、江吉、建昌、临江、南康,皆谓灌婴;福州、江阴为周苛;江州、六合为英布;和州为范增;襄阳之谷城为萧何。”最早的城隍庙是三国时期的安徽芜湖城隍庙,现己毁;现存最早的城隍庙当数福州冶山都城隍庙,始建于晋太康三年(282),主祀城隍为汉周苛。

    《榕城考古略》记载:福州冶山城隍庙“迁城后建,枕冶山之麓。宋绍兴二十七年郡守沈调增创堂宇。淳熙五年作更衣、肃仪两亭,元季亭毁。明成化十八年知府唐王珣重修,正德十年改外大门华表,万历十年灾,寻重建。”清乾隆十三年何长浩再次重修,毁于抗日战争时期。1990年,卢美松、欧潭生协助王金秋等人呼吁奔走,终于在城隍庙阴阳司旧址重建了城隍庙大殿。在管委会主任张子泉先生领导下,联络群众和台湾同胞,投资一百多万元,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隍庙大殿、三清阁和临水夫人殿,完成了先人的遗愿。

    福州冶山都城隍庙被封为“威灵公”。这源于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年大封京都及各地城隍神。京都城隍神封为“承天鉴察司民昇福明灵王”,秩正一品,格同二公;封府城隍神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官正二品,等同六部;下封州城隍神为“灵祐侯”、县城隍神为“显祐伯”各为秩三品及四品,并冠以“鉴察司民”号。福州冶山都城隍庙供奉“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祀汉周苛),应是府城隍的规格,为何叫“都城隍”?据林国平先生考证,宋末端宗在福州称帝,故称“都城隍”,沿用至今。清时,台湾府属福建省,有49座城隍庙均奉福州都城隍为祖庙,如南投竹山镇灵德庙、台北松山区虎林街昭明庙、新竹都城隍庙等。

   福州冶山都城隍庙大殿有一副对联富有哲理:“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则灭;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则昌。”告诫世人扬善惩恶、多行善事。随着形势的发展,像福州冶山城隍庙这种名胜古迹和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特别是在闽台文化交往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欧潭生   祖籍福州,生于福建建阳,故名潭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现为闽江学院特聘考古学教授,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作有《闽豫考古集》、《昙石山文化志》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查看该文章的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道协简介 - 道协机构 - 联系我们 - 道协留言 - 许 可 证

海峡道教—福建省道教协会
站点技术服务:13799997520
Copyright 2012-2025, 版权所有 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